遗产按照法定继承的情形有哪些 |
分类:法规解读 时间:(2023-09-21 13:34) 点击:18 |
法定继承,是指被继承人死亡时没有留下遗嘱,其个人合法遗产的继承由法律规定的继承人范围、顺序和分配原则进行遗产继承的一种法律活动。 网友咨询: 遗产按照法定继承的情形有哪些 律师解答: 适用法定继承的情形包括: 1、被继承人生前未设立遗嘱继承或遗赠,也没有遗赠扶养协议的; 2、全部无效或部分无效遗嘱所涉及的遗产; 3、遗嘱未处分的部分遗产; 4、遗嘱继承人或受遗赠人放弃继承或受遗赠; 5、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 6、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先于遗嘱人死亡的。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是: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对公婆或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与丧偶女婿,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律师补充: 什么情形下的遗嘱无效? 1、遗嘱人不具有完全行为能力。 2、遗嘱内容不是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立遗嘱人所立的遗嘱是在受胁迫、受欺骗或神志不清的情况下进行的;伪造的遗嘱;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3、基于财产处分上的原因而遗嘱无效。 (1)立遗嘱人生前已处分了遗嘱涉及的财产,导致遗嘱无效或部分无效。 (2)遗嘱处分的他人的财产导致遗嘱无效。 4、遗嘱违反法律强制性扶养义务而导致无效。 (1)遗嘱中未留特留份而导致遗嘱部分无效。遗嘱应当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2)遗嘱没有给胎儿保留继承份额,导致遗嘱部分无效。 5、遗嘱继承、遗赠和遗赠抚养协议间冲突造成遗嘱无效。 6、遗产中的消极财产大于或等于积极财产,即债务清偿后无剩余财产,导致遗嘱无效。继承人以所得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清偿责任。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该文章已同步到:
|